石狮法院祥芝法庭离海岸线不到两公里,被称为海岸上的法庭,法庭不大,案件却不少,承担着沿海五镇的民商事案件,年均受理案件超过1000件。如何化解“案多人少”矛盾成了摆在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祥芝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聚焦“抓前端、治未病”,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海岸枫桥”诉源治理模式,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3年以来,共推动796起纠纷就地化解。
驻庭调解,解锁百姓“烦心事”
“和你订婚那么久,还不买婚房,这婚我不结了!”
“不结可以啊,彩礼还给我!”
小美和小帅于2023年1月举行了订婚仪式,随即小帅向小美交付了礼金6万元及黄金首饰若干。两人在共同生活期间,常因共同买房问题发生争吵,之后由于感情不和便未登记结婚。后双方多次沟通彩礼返还问题均无果,小帅遂起诉至祥芝法庭,要求小美返还彩礼。
案件流转至驻庭调解员林炳新处,调解过程中,老林耐心疏导双方情绪,倾听双方诉求,在既严格依据法律关于彩礼的规定,又充分考虑当地民风民俗的前提下,分别向当事人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小美当场返还部分礼金,双方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村里很多退休人员说话有分量、处事有方法、村情又熟悉,对于化解村民纠纷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为此,祥芝法庭充分吸收群众基础深厚、调解能力突出的退休老人作为驻庭调解员,助力诉前化解工作。
驻庭调解员林炳新2016年9月工作至今,在“老林调解室”基础上,借助“党建+”邻里多元解纷中心,调解案件已达2600余件。2023年以来,通过该中心有效化解矛盾纠纷592件。
联调共治,扩建解纷“朋友圈”
“我要起诉船东蔡某……”高某受雇于蔡某,2023年10月在渔船上作业时不慎摔倒,经医院诊断为左膝关节骨质未见明显错位性骨折及脱位现象。蔡某为高某支付医疗费后,双方就赔偿事宜产生了纠纷。
2024年1月31日,高某预将蔡某诉至祥芝法庭,但祥芝法庭无此类案件管辖权,考虑到年关将至,庭长谢凯歌随即拨打高某提供的海警局电话了解情况,并联系祥芝渔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祥芝镇政府渔业股,邀请三家单位共同参与调解。
“高某受伤住院后,收入减少,况且他是在工作期间受的伤,理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次日,在三家单位共同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蔡某一次性支付高某赔偿金2800元并当场支付,双方握手言和。
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是祥芝法庭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的一项有效举措,祥芝法庭立足闽南沿海特色,不断拓展解纷“朋友圈”,与沿海镇村党组织建立诉源治理联合体,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收集民意、化解纷争。
同时,充分运用村子里的“有生力量”,结合乡风民俗,吸纳“厝仔大爷”“老乡调解”、老人会、宗亲联谊会等民间组织力量,广泛吸收村干部、老党员、老船长、社会乡贤等组成义务调解员队伍,注重将永宁“邻里井”、凤里“宽仁文化”、祥芝“渔港文化”等传统地域文化引入调解过程,以当地文化提升认同程度、以传统美德消解对立情绪、以群众语言做好思想工作、以地缘优势促成矛盾化解。
普法强基,绘就和谐“枫景线”
“节省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存点养老钱,在骗子的花式哄骗下,没有点法律知识,还真是很容易被骗,轻则引发家庭矛盾,重则闹上法庭。”5月23日,结合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祥芝法庭庭长谢凯歌到蚶江镇莲中村为100多名村民讲解民法典中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遗产继承、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相关法律知识,听了讲座后,村民们有感而发。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祥芝法庭根据群众法律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普法课堂,开展庭审观摩、法院开放日、法治讲座等活动,以法治文化引领文明乡风。同时,按照“一法官挂钩一村(社区)”模式,深入一线协助村居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参与指导化解纠纷,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此外,联合乡镇党委建立人民调解员驻庭跟班学习机制,对重大案件提前介入、指导化解。依托司法大数据分析研判基层主要矛盾纠纷、乡镇社会治理态势,提出司法建议,为依法治村提供“法治体检”。
“小法庭”亦可有“大作为”,祥芝法庭将继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目标,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前沿阵地的优势,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用温情调解释放司法温度,用实际行动践行“枫桥经验”,在“小法庭”里绘就新时代好“枫景”。